
环翠区竹岛街道海天社区成立于2008年,管辖戚家夼、柒公馆、颐鑫苑三个小区,现有居民4604户、10056人,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1/4,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。近年来,社区紧扣“一社一品”建设思路,以文化为纽带凝聚民心,深耕“乐耆长者”等文化品牌,构建“多元共建、精准服务、品牌引领”为老服务体系,推动“养老”向“享老”转变。
汇聚多方资源,筑牢服务根基
社企联动优化空间资源。联合戚家夼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,改造200余平方米闲置空间,打造集文娱、健身、学习于一体的“银龄文化活动中心”。中心配备台球桌、乒乓球桌等设施,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保障日常维护升级。依托重阳节等传统节日,每年举办文艺汇演等各类特色活动30余场。通过“空间再造+资金保障+活动运营”三重赋能,使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,实现“故土温情”与“现代服务”的完美融合。

专业协同拓展服务边界。创新“空间置换+公益服务”合作模式,与专业社工组织竹福公益中心深度协作,高标准打造“乐耆长者文教中心”。六年来持续优化课程体系,从最初的4门基础课程扩展至舞蹈、太极、书法等10余门精品课程,累计培训惠及老年人超千人。打造“社区乐耆艺术节”品牌,年均举办成果展演6场,构建起“教学—实践—展示”全链条文教服务体系。
文化融合激发参与热情。成立了一支百人规模的文笔峰祥和广场俱乐部,创新推出“节日主题舞蹈创作计划”,结合节日编排特色舞蹈作品16支。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,全年开展主题活动240余场,参与人次超8000,形成了“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、季季有亮点”的生动局面。
聚焦核心需求,提升幸福指数
培育银龄文化骨干队伍。支持8名戏曲爱好者组建社区吕剧团,创新实施“戏曲传承双计划”,每周开展专业排练,提升艺术水准;开设“吕剧体验小课堂”,向零基础老人免费教学。剧团全年开展惠民演出32场,创新编排现代题材剧目3部,使传统艺术在社区焕发新生机。

构建双维健康服务体系。打造“心理+生理”双维健康服务体系,设立小树洞心理咨询室,每周邀请专家坐诊,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,化解老年人因孤独、疾病引发的负面情绪;组建“健康宣讲团”,针对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开展科普讲座12余场,为老年人健康生活提供知识基础。
推动医疗资源深度融合。联合社区医院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健康台账,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个人化健康服务方案。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,每月提供健康检测、用药指导等服务,现已实现辖区老年人全覆盖,推动健康服务零距离。
健全机制体制,激发内生动力
建立美德信用积分体系。将社团活动、志愿服务等18项行为量化为“美德信用积分”,可在社区信用义仓兑换生活用品、活动室使用权等3类21项物品或权益兑换项目,目前累计兑换各类服务50余次,形成“奉献—激励—回馈”良性循环。

深耕孝亲敬老文化传承。常态化开展“敬老月”系列活动,举办敬老文艺汇演3场,推送优秀家风故事24篇,开展普法宣传12场,惠及居民4500余人次,营造了浓厚的孝亲敬老氛围,构建“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”的社区文化生态。
赋能数字升级优化服务。推出“银龄数字生活计划”,联合辖区商户、通信公司开设智能手机应用、线上就医等实用课程8门,帮助300余名老人跨越数字鸿沟。建立“数字伙伴”志愿服务队,由年轻居民结对辅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,解决日常数字难题,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