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,一场场关乎民生的“微实事”实践,正悄然在经开区崮山的沟渠边、网格内、村巷间生根发芽,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五融入”的深刻内涵,铺展出文明威海最温暖的底色。
清渠活水映初心 锄落之处见文明
庙口的雨季,因一场未雨绸缪的行动而显得格外从容。村干部红旗高扬,党员干部与村民并肩挥汗。房前屋后,积存经年的枯枝败叶被彻底清除;蜿蜒沟渠,堵塞水道的杂物被一一清理。公益岗清运队的车轮滚动,践行着“清理一处、洁净一片”的诺言。一锹一铲,清出的是环境整洁,筑牢的是健康防线;一举一动,凝聚的是民心合力,折射的是“和谐”“友善”的光芒。当焕然一新的家园映照着村民舒展的笑颜,“干群同心”的力量在此刻汇聚成守护安康的坚实堤坝。

网事经纬织暖意 滴水情深润万家
“小徐,管子裂了,热水淌了一地!”南虎口村网格员徐向红的电话里,传来徐大爷焦灼的呼唤。电话撂下,步履匆匆,她的身影如一道暖流疾速汇向求助的院落。查勘破损、紧急联络、协助维修、清理现场……在破裂的太阳能水管旁,她俯身忙碌的身影,正是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最生动的注解。当温热的清水重新注入老人的生活,那句“该做的”轻语,让网格的“经纬线”编织出“敬业”的纹路,滴漏的清水凝成“诚信”的露珠。网格虽小,情深义重;事虽细微,暖意盈怀——这“一网情深”的奔忙,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肌理最真切的脉动。

裂痕修复平心路 担当铺就安民途
西村的晨曦中,村干部的身影,定格在那些因岁月侵蚀而布满“伤痕”的路面上。骄阳似火,汗水浸透衣背,他们与施工人员一道,丈量坑洼、搅拌砂石、填补裂缝。从精准勘察到全程跟进,从尘土飞扬到路面平坦,一条“安心路”在昼夜不息的奋战中向远方延伸。颠簸不再,步履从容,村民指尖抚过新铺的平坦路面,由衷赞叹:“咱干部,真把咱的事当自家事办!”这看似寻常的“方寸修复”,铺就的不仅是出行的坦途,更是连接民心的桥梁,是“文明”“敬业”价值理念在城市建设中落地生根的铿锵回音。

从庙口清渠的波光到南虎口网格的星火,从西村新路的坦途到千村万落的蝶变,崮山用“五融入”的密钥解锁民生密码。清渠活水,是城市建设的生态答卷;网事暖情,是社会建设的温情密码;心路通达,是法治建设的平安基石;锄影同心,是文化建设的基因唤醒;砾石担当,是机关建设的铁肩印记。
当鲜艳的红旗漫卷山海,这片热土上的每一次俯身、每一滴汗水、每一张笑脸,都在共同诉说着一个坚定信念—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塑形,用民生温度标注文明新高度!